作为运动爱好者,你一定深知运动中及时补充水分的重要性。那么,大家都是如何选择运动饮料,呃…或者说包装看起来像,亦或是广告宣称适合在运动中饮用的饮料的呢?
OK,我们不是汪星人,所以,人在运动的时候会出汗,既有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:汗是咸的,也就是出汗让我们在流失水分的同时丢失了盐,但汗液的成分远比盐水来得复杂。
那么,我们来分析一下运动出汗会导致身体出现什么样的改变:
水
运动时, 热负荷急剧增加, 机体通过水分散发有利于热量的释放, 从而维持人体平衡。过多的水分损失很容易造成体内的水不足/脱水, 并导致运动能力降低。
电解质
运动中机体电解质代谢过程加快, 血液电解质浓度随着运动负荷的性质、强度、持续时间、体内电解质基础水平、出汗状况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变化。运动人群电解质代谢特点是有相当量的电解质从汗液中丢失(主要为钠和钾,还有少量的镁和钙)。
糖原减少、血糖降低
糖是人体运动最主要的能源物质,在体内主要以糖原的形式贮存,运动中最直接和最快‘’速的能量是三磷‘’酸腺苷。但体内储量很少,仅能维持几秒钟,需要不断合成。长时间运动肌肉不仅消耗糖原,同时还大量摄取血糖。当血糖摄取速度大于糖原分解速度时,会引起血糖水平下降,肌糖原和肝糖原下降导致疲劳的提早发生。
但是,如果仅仅喝水(极低渗),水分会快‘速进入细胞,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,体内粒子析出,喝水的欲望很快被抑制,阻碍继续补水。因此,运动时仅补充水是不够的,关键是,丢失的电解质肿么办???
理论上,最‘’好的补水饮料应是恰好包含了汗液中所损失的电解质,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。运动饮料在加入电解质时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因素,在不影响口味前提下尽量多加,加入比例以汗液中电解质比例为依据。而过多的电解质会不利于饮料口味调整,会产生强烈的口渴感。
运动饮料(Sports Beverage)的定义: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,能为机体补充水分、电解质和能量、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。(加粗部分为首’次强调,也是对2000年版本标准的修订)
相信很多跑友都有这样的疑惑,在跑步过程中到底是喝纯水还是运动饮料呢?如果有减’肥的需求,喝运动饮料会不会越跑越胖?
其实呢,运动饮料是针对运动时的能量消耗、机体内环境改变和细胞功能降低而研制的,能在运动前、中、后为人体迅速补充水分、电解质和能量,维持和促进体液平衡以及快’速恢复的饮品。运动饮料发展至今,其含义逐渐丰富。最早的加入电解质和糖,到现在加入的物质也越来越多,如蛋白质、维生素、肽或者某些功能成分等等。运动饮料的特点是补水、补电解质、补充维生素、补充能量、延缓疲劳发生、促进疲劳消除等。
所以如果在长时间、大强度的运动中,有条件补充运动饮料,还是喝点儿吧,它的效果其实不仅仅是补电解质那么简单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