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料市场:功能饮料成潜力股
功能饮料市场正成为饮料行业里的潜力股。8月中旬,可口可乐宣布已经入股功能饮料品牌BodyArmor,这是继其旗下水动力之后,可口可乐再度收割的一家功能饮料品牌。对销量日渐下滑且不断寻求瘦’身的可口可乐而言,其拓展功能饮料市场的战略布局已经越发清晰。
而在中国,功能饮料也正在步入黄’金时期。近年来,伴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体育消费支出的增加,功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,2017年已逾400亿元。市场的良好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厂商进入,行业竞争激烈。
碳酸饮料落寞
当前,健康理念正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,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转变。
在这种形势下,顶着“肥宅快乐水”名号的可乐因高糖、高卡路里越来越受到冷落。
传统的含糖碳酸饮料市场每况愈下。财报显示,2014年~2017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销售业绩日渐下滑。2017年营收分别为354.1亿元、635.25亿元,就2017年净利润而言,前者下降81%至12.83亿美元,后者下降23%至49.08亿美元。
越来越多更健康、低热量、不含人工成分的饮料品种进入市场,注重健康和感官体验成为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。
在碳酸饮料市场,可口可乐推出了零度可乐等打着“零糖分、零卡路里”的新品;百事分别推出清怡可乐与极度可乐两款无糖产品。今年6月,中国饮用水领域巨头农夫山泉推出新品“泡泡茶”将手伸向了碳酸饮料领域,“泡泡茶”用茶香和果汁将可乐中的高糖成分去掉,解决的正是碳酸饮料最遭人诟病的问题。
功能饮料崛起
运动饮料的全球市场规模到去年达到了约280.5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8%。随着大家对运动的认识以及喜爱,毫无疑问是运动饮料的第’一大市场,随着运动饮料的功能性扩大以及受众年轻化,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细分领域。
据有关资料显示,功能饮料是2000年以后逐渐风靡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种健康饮品,主要分为含有膳食纤维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的营养素饮料,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运动生理特点、特殊营养需要的运动类饮料,以及添加益生菌、提高免疫力成分和适合肥胖人群的低能量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11年~2017年间,我国功能饮料零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.1%,功能饮料零售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.35%。至2017年底,我国功能饮料零售额已经突破400亿元达到415.2亿元,零售量增长到127.83亿升。预计2018年我国功能饮料零售额将突破450亿元。
从全球功能饮料市场来看,规模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,年均增长率超过10%。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.5公斤,距离全世界人均7公斤的消费量尚有较大空间,因此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。
有业内专家表示,从最初的小众市场到形成百亿元规模,功能饮料的饮用场景正不断扩大,从以补充能量为主,扩展到餐饮、聚会、工作、学习、驾驶等多个场景。功能饮料已经成为国内饮料市场的新增长点。
入局者不断增加
极’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吸引了不少新的入局者,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。
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功能饮料在整个饮料市场占比已接近13%,产品类型超过150种,几乎所有饮料巨头都有布局功能饮料产品线。
也有业内专家表示,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企业缺乏创新,市场跟随严重,导致产品趋同化,而且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缺乏具体标准,市场进入门槛低,行业的竞争无序。“饮料生产企业应正确进行产品的市场定’位,积极进行技术和营销的创新,寻找差异化卖点。”